
物識新科技-智能巡邏系統
在眾多物業管理(物管)工作中,日常巡邏是守護物業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其工作內容遠不止「行來行去」這麼簡單。物管人員巡邏時需留意物業範圍內是否有可疑人物出現、業戶單位門窗是否關妥,並檢查公用設施如消防設備、喉管及照明系統,確保一切運作正常,同時肩負處理突發事件等重要職責。因此,一次專業的巡邏融合了觀察、判斷、應變與溝通,是保障業戶生命財產安全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持牌物管公司昇捷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昇捷)近年在大埔一個私人屋苑引入智能巡邏系統「Track My Tour」,以提升巡邏工作的效率,並減低物管人員的工作風險。昇捷高級分區經理朱銳峯先生表示:「這個系統可在智能手機和電腦上使用,分為兩個介面。前線物管人員在巡邏期間,可開啟系統的手機應用程式,並透過手機的近距離無線通訊(NFC)功能在各巡邏點簽到。系統能即時並準確地記錄物管人員的巡邏時間、次數和路線等資料,有效杜絕巡邏失誤的情況。此外,後台主管可以根據系統即時傳送的數據(例如遲遲未出現下一個巡邏點的簽到記錄),判斷前線人員是否遇上突發事件,並及時提供支援。由於這個屋苑範圍較大,此功能有助提升前線人員巡邏工作的安全性。」系統亦已連接公司的工作指示平台,進一步提升維修效率及服務質素。朱銳峯先生表示:「例如,物管人員在巡邏期間發現光管失靈,可即時透過系統提交報告,由系統自動發出工作通知單,讓維修部門即時收並安排處理,從而節省工作時間及簡化流程。」

昇捷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分區經理朱銳峯先生

前線物管人員在巡邏期間,可開啟系統的手機應用程式,並透過手機的近距離無線通訊(NFC)功能在各巡邏點簽到。

即時並準確地記錄物管人員的巡邏時間、次數和路線等資料,杜絕巡邏失誤的情況。

如物管人員在巡邏時發現有設備失靈,可以即時在系統作出報告,由系統發出工作通知單,通知維修部盡快跟進。
朱銳峯先生表示,不論是業戶還是前線員工,均十分支持在屋苑管理中引入新科技。「幾年前,屋苑採用傳統的巡邏棒式巡邏系統,每年需預留不少費用作保養,例如保安系統的軟件更新費、巡邏棒及巡邏點的購置和保養費等。至於新的智能系統,則由公司直接提供雲端網絡技術支援,並不收取系統費用,硬件亦只有手提電話和接收器,整體費用大幅減少。因此,法團對轉用智能系統的反應相當正面。在員工方面,推行初期的挑戰是改變同事的心態。屋苑部分年長保安員對新事物較為抗拒,故初期需多加遊說,解釋新系統介面簡單,只設兩個按鈕,操作容易。同事了解後都很快適應。此外,新系統對員工的另一優點是「零失誤」。以往使用巡邏棒時,偶爾會出現巡邏點感應失效的情況,負責同事需撰寫事件報告交代。但轉用智能系統後,失誤情況不再出現,工作量因而減少,同事自然更易接受。」
公司期望智能巡邏系統未來能夠連接其他創新科技,進一步提升物管服務的效率。朱銳峯先生表示:「我們希望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有助我們更精確地監察屋苑內水、電、消防及保安等基礎設備的數據,以便進行適時的監察、通報及部署應對工作。此外,公司亦可透過數據分析結果,更靈活地調配人手以應對各類物管工作,甚至結合智能巡邏系統,加快維修和其他跟進工作的處理速度。」

傳統巡邏棒。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
(只提供中文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