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识新科技-智能巡逻系统

在众多物业管理(物管)工作中,日常巡逻是守护物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工作内容远不止「行来行去」这麼简单。物管人员巡逻时需留意物业范围内是否有可疑人物出现、业户单位门窗是否关妥,并检查公用设施如消防设备、喉管及照明系统,确保一切运作正常,同时肩负处理突发事件等重要职责。因此,一次专业的巡逻融合了观察、判断、应变与沟通,是保障业户生命财产安全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持牌物管公司昇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昇捷)近年在大埔一个私人屋苑引入智能巡逻系统「Track My Tour」,以提升巡逻工作的效率,并减低物管人员的工作风险。昇捷高级分区经理朱锐峯先生表示:「这个系统可在智能手机和电脑上使用,分为两个介面。前线物管人员在巡逻期间,可开啟系统的手机应用程式,并透过手机的近距离无线通讯(NFC)功能在各巡逻点签到。系统能即时并准确地记录物管人员的巡逻时间、次数和路线等资料,有效杜绝巡逻失误的情况。此外,后台主管可以根据系统即时传送的数据(例如迟迟未出现下一个巡逻点的签到记录),判断前线人员是否遇上突发事件,并及时提供支援。由于这个屋苑范围较大,此功能有助提升前线人员巡逻工作的安全性。」系统亦已连接公司的工作指示平台,进一步提升维修效率及服务质素。朱锐峯先生表示:「例如,物管人员在巡逻期间发现光管失灵,可即时透过系统提交报告,由系统自动发出工作通知单,让维修部门即时收并安排处理,从而节省工作时间及简化流程。」

preview image

昇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分区经理朱锐峯先生

preview image

前线物管人员在巡逻期间,可开啟系统的手机应用程式,并透过手机的近距离无线通讯(NFC)功能在各巡逻点签到。

preview image

即时并准确地记录物管人员的巡逻时间、次数和路线等资料,杜绝巡逻失误的情况。

preview image

如物管人员在巡逻时发现有设备失灵,可以即时在系统作出报告,由系统发出工作通知单,通知维修部尽快跟进。

朱锐峯先生表示,不论是业户还是前线员工,均十分支持在屋苑管理中引入新科技。「几年前,屋苑采用传统的巡逻棒式巡逻系统,每年需预留不少费用作保养,例如保安系统的软件更新费、巡逻棒及巡逻点的购置和保养费等。至于新的智能系统,则由公司直接提供云端网络技术支援,并不收取系统费用,硬件亦只有手提电话和接收器,整体费用大幅减少。因此,法团对转用智能系统的反应相当正面。在员工方面,推行初期的挑战是改变同事的心态。屋苑部分年长保安员对新事物较为抗拒,故初期需多加游说,解释新系统介面简单,只设两个按钮,操作容易。同事了解后都很快适应。此外,新系统对员工的另一优点是「零失误」。以往使用巡逻棒时,偶尔会出现巡逻点感应失效的情况,负责同事需撰写事件报告交代。但转用智能系统后,失误情况不再出现,工作量因而减少,同事自然更易接受。」

公司期望智能巡逻系统未来能够连接其他创新科技,进一步提升物管服务的效率。朱锐峯先生表示:「我们希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助我们更精确地监察屋苑内水、电、消防及保安等基础设备的数据,以便进行适时的监察、通报及部署应对工作。此外,公司亦可透过数据分析结果,更灵活地调配人手以应对各类物管工作,甚至结合智能巡逻系统,加快维修和其他跟进工作的处理速度。」

preview image

传统巡逻棒。

物业管理业监管局
(只提供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