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廈聯管」試驗計劃 推動優質樓宇管理新模式
根據發展局數據,目前全港約2.9萬幢私人物業樓齡超過30年,其中逾1萬幢樓齡更超過50年。物業如未有適時及恰當進行維修保養,輕則可能樓宇設施運作受影響,對業戶作息起居造成不便;重則可能引起發生意外事故,導致人命傷亡財產損失,甚或因而產生各樣法律訴訟糾紛問題,這些通通都不是大家希望見到的事情。
本人成長於傳統舊區,對於舊式大廈的管理問題,向來感同身受,非常關注。自上任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主席以來,我經常到訪不同地區組織,與不同持分者包括業主組織、區議員等介紹物業管理(物管)業發牌制度及《建築物管理條例》(第344章)的最新修訂,藉此推動其積極履行管理大廈的責任。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主席黃江天博士不時到訪地區組織,與不同持分者包括業主組織、區議員等介紹物業管理業發牌制度及《建築物管理條例》(第344章)的最新修訂,藉此推動其積極履行管理大廈的責任。
在《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多項措施以改善大廈管理及提升樓宇安全,當中包括「聯廈聯管」試驗計劃。此項具前瞻性的計劃不僅回應舊式大廈(包括「三無大廈」)管理的迫切需要,提供切實可行的支援方案,更可提升物業樓宇管理質素,改善市民居住環境。
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總署)於2025年6月在油尖旺、深水埗、九龍城及荃灣四區推行為期一年的「聯廈聯管」試驗計劃,監管局一直全力支持。計劃透過委聘具備豐富地區網絡及大廈管理經驗的非政府組織,協助業主達成共識,共同聘用一間持牌物管公司,攤分管理費支出,以較相宜的費用獲得基本物管服務。此外,計劃亦讓業主可按需要選擇增值物管服務,例如清潔衞生、進行採購、協助跟進政府部門發出的命令/通知/指示、處理緊急事故等。民政總署亦鼓勵投標公司為參與「聯廈聯管」的大廈提供其他增值服務,例如採用科技提升物管服務的效率、使用閉路電視協助大廈保安工作、或為大廈開源提供建議(例如在公用部分增設廣告位置、在大廈天台設置無線電基站)。有意參與試驗計劃的「三無大廈」將會由民政總署推行的「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先協助成立業主立案法團,讓業主較容易達成共識參與計劃及議決落實細節。

《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

民政事務總署在油尖旺、深水埗、九龍城及荃灣四區推出為期一年的「聯廈聯管」試驗計劃
計劃推行至今三個多月,法團及業主的反應正面,截至9月底四區合共有70幢大廈簽署意向書參與計劃,進展令人鼓舞。
作為物管業的法定監管機構,監管局一直致力推動業界積極配合政府施政,發揮橋樑作用,促進各項政府政策在社區層面有效落實。
監管局現呼籲全港各持牌物管公司積極關注及參與試驗計劃投標,發揮物管專業優勢,協助社區有需要的業主,改善居住環境和樓宇狀況,同時為行業樹立專業典範。
監管局會繼續與業界及社區攜手合作,推動優質樓宇管理,提升香港整體宜居水平。我們深信,透過政府「聯廈聯管」計劃的協作模式,定能為市民大眾打造更安全、舒適、可持續的居住環境。
黃江天博士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主席
(只有中文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