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管業密閉空間工作安全你要知

在物業管理(物管)工作中,負責或協助業主或租戶處理物業公共地方的維修及裝修工程是日常職責之一。當中部份工序屬高危操作,尤其涉及密閉空間的工作,安全風險不容忽視。若物管公司或承建商未有採取妥善安全措施,不但可能導致意外,甚至造成嚴重傷亡事故,亦可能引發工程延誤、索償或法律訴訟。

常見密閉空間工作及風險

在物管業的大廈維修範疇中,常見的密閉空間工作包括水缸、沙井和污水渠的清理或維修。這些工作存在多種潛在危險,包括:

  1. 缺氧,以及因硫化氫、甲烷等有毒氣體引致的窒息、火警和爆炸;

  2. 高溫或低溫環境、液體或污水突然湧入;

  3. 沙井或污水渠內的淤泥或其他沉積物可能釋放有害氣體、蒸氣、塵埃或煙霧等。

因此,在進行密閉空間工作前,密閉空間負責人或承建商應採取以下安全預防措施:

  1. 委任合資格人士進行危險評估,並確保已採取有效措施消除風險,包括簽發工作許可證、測試空氣質素和通風效果,以及使用認可呼吸器具;

  2. 確保所有進入密閉空間的人員均曾參加有關密閉空間工作的認可安全訓練及持有有效的證明書;

  3. 只有核准工人方可進入或在密閉空間內工作;

  4. 工作期間須委派最少一名候命人員駐於密閉空間外,以便可與密閉空間內的工人保持聯絡。

《密閉空間工作的安全與健康工作守則》修訂內容

勞工處於2024年修訂《密閉空間工作的安全與健康工作守則》(《工作守則》),並於同年11月正式生效。修訂內容如下:

  1. 加強東主或承建商對密閉空間工作的監督責任;

  2. 列明評估某工作是否屬於地底喉管工作的考慮因素;

  3. 新增危險評估表格範本和空氣監測警報設備的設定;

  4. 更新許可工作證明書範本(詳見《工作守則》附錄二)

修訂後的《工作守則》亦加入新要求,例如要求東主或承建商須採用科技設備,在整段工作期間於密閉空間的出入口拍攝視頻,以監督相關人員在執行和遵守安全控制措施的情況,並須保存視頻記錄。勞工處亦已完善針對密閉空間作業的強制性安全訓練課程,包括更新課程內容、延長課程時數和縮短安全證書的有效期,以加強業界對常見風險的認識及消除風險的能力。此外,勞工處亦會繼續不時進行突擊巡查,檢視進行密閉空間工作的地點及所實施的安全預防措施,以確保工人的工作安全及健康。

preview image

進行渠務工作的工人可能會面對與密閉空間工作相關的各種危險,持責者須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工人於密閉空間及在緊接其附近範圍進行有關連的工作時的安全及健康。為預防渠務工程氣體中毒意外,勞工處編印的《預防渠務工程氣體中毒的安全與健康指引》和製作的粵語短片—預防渠務工程氣體中毒事故,列出相關措施以供持責者參考。

此外,勞工處亦設立密閉空間工作安全專題網頁,內含法例簡介、工作守則及指引、密閉空間的認可呼吸器具、密閉空間安全訓練課程、視聽資料和疑問解答等。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
(只提供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