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範基孔肯雅熱 守護社區健康
本港近日出現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而鄰近地區和部分海外國家的病毒感染個案數字亦大幅上升,情況令人關注。物業管理(物管)業界肩負「物業守護者」的重任,在守護物業業戶以至市民大眾健康安全上擔當重要角色。
有見及此,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於8月19日以「防範基孔肯雅熱」為主題舉辦持續專業發展講座,邀請了環境及生態局常任秘書長(食物)楊碧筠女士擔任講座嘉賓並致辭、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呂兆儀醫生及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疾病應變及教育小組主管曾頴詩女士兩位講者則與物管業界分享基孔肯雅熱的最新情況,以及業界應採取的防控蚊患措施,期望從專業及實務角度,提升業界的防疫意識與應對能力。
逾3,000名物業管理業界人士今天現場及在線參與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以「防範基孔肯雅熱」為題舉辦的持續專業發展講座,了解基孔肯雅熱的最新情況,以及物業管理業界應採取的防控蚊患措施。
認識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透過蚊子傳播的傳染病,並不會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在香港普遍存在的白紋伊蚊亦可傳播此疾病。若病人於傳染期內被蚊子叮咬,病毒便有機會透過蚊子在本地進一步傳播。
基孔肯雅熱的潛伏期通常為3至8天,感染者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燒及關節痛,其他常見病徵還包括肌肉疼痛、頭痛、噁心、疲倦和紅疹。基孔肯雅病毒亦可能引發眼睛、心臟及神經的嚴重併發症。長者(特別是65歲以上)、幼童(尤其是1歲以下的嬰兒)、孕婦以及長期病患者,出現重症的風險較高。
目前沒有特定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基孔肯雅熱,亦沒有預防基孔肯雅熱的疫苗在本港獲註冊。治療方法主要是紓緩症狀,包括使用退燒藥、止痛藥和補充體液,以協助患者康復。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已設立基孔肯雅熱專題網頁,定期更新本地和鄰近及海外國家及地區的基孔肯雅熱最新情況及健康資訊。不論在本地或外遊,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被蚊子叮咬,並採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蚊子繁殖。
物管公司防控蚊患的責任
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第27條規定,物管公司作爲物業處所的負責人,有責任採取有效的防蚊及控蚊措施,並確保物業的公用地方保持清潔,避免積水。
若物業的公用地方有潛在蚊子滋生地,食環署可向有關物管公司發出通知,規定其於指明時間前採取步驟以防止蚊子滋生。如物管公司不遵從相關通知,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450元。
食環署建議物管公司採取以下措施防止蚊子滋生:

(由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製作)
- 委派員工統籌防治蚊患工作,每星期至少巡視物業的公共地方一次,並填寫滅蚊週記確保妥善完成各項滅蚊工作;
- 加強防控蚊患的宣傳工作,在屋苑/大廈大堂及當眼處張貼相關海報及通告,提高業戶的防蚊意識;
- 時刻保持環境衞生,將可儲水的垃圾妥善棄置在有蓋的垃圾桶內;
- 把所有貯水容器、貯水箱及水井蓋密;
- 花瓶和水養植物應每星期至少換水一次,並清除花盆底碟積水;
- 保持溝渠暢通,避免淤塞,並每星期至少以鹼性洗潔劑洗溝渠和排水明渠一次;
- 停車場內的防撞輪胎須鑽上大孔及用沙或泥妥當地把竹枝殘幹填平,以防積水;
- 填平凹陷的地面,沙井蓋的匙孔須以沙填補妥當,或以膠匙孔蓋或膠紙覆蓋好;及
- 檢查雨傘架、雨傘筒和冷氣機托盤,避免出現積水。

(由食環署製作)

(由食環署製作)
食環署亦已設立基孔肯雅熱專題網頁,提供有關基孔肯雅熱的資訊以及蚊子的防控措施。
「防範基孔肯雅熱」持續專業發展講座短片回顧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主席黃江天博士致歡迎辭
環境及生態局常任秘書長(食物)楊碧筠女士致辭
基孔肯雅熱的最新情況
蚊蟲生物學特徵及相關防治措施
答問環節
物管人牌照持有人收看上述短片在監管局持續專業發展計劃下屬「核心」內容範疇的「非正式」活動,可獲取最多2小時的持續進修認可參與時數。
監管局熱切呼籲所有持牌物管公司及持牌物管人於管轄的物業處所全力落實上述措施,防治蚊患,防控基孔肯雅熱,守護社區健康。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
(只有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