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ew image

防范基孔肯雅热  守护社区健康

本港近日出现基孔肯雅热输入个案,而邻近地区和部分海外国家的病毒感染个案数字亦大幅上升,情况令人关注。物业管理(物管)业界肩负「物业守护者」的重任,在守护物业业户以至市民大众健康安全上担当重要角色。

有见及此,物业管理业监管局(监管局)于8月19日以「防范基孔肯雅热」为主题举办持续专业发展讲座,邀请了环境及生态局常任秘书长(食物)杨碧筠女士担任讲座嘉宾并致辞、而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吕兆仪医生及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疾病应变及教育小组主管曾頴诗女士两位讲者则与物管业界分享基孔肯雅热的最新情况,以及业界应采取的防控蚊患措施,期望从专业及实务角度,提升业界的防疫意识与应对能力。

preview image

逾3,000名物业管理业界人士今天现场及在线参与物业管理业监管局以「防范基孔肯雅热」为题举办的持续专业发展讲座,了解基孔肯雅热的最新情况,以及物业管理业界应采取的防控蚊患措施。

认识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透过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并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在香港普遍存在的白纹伊蚊亦可传播此疾病。若病人于传染期内被蚊子叮咬,病毒便有机会透过蚊子在本地进一步传播。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通常为3至8天,感染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烧及关节痛,其他常见病征还包括肌肉疼痛、头痛、噁心、疲倦和红疹。基孔肯雅病毒亦可能引发眼睛、心臟及神经的严重併发症。长者(特别是65岁以上)、幼童(尤其是1岁以下的婴儿)、孕妇以及长期病患者,出现重症的风险较高。

目前没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基孔肯雅热,亦没有预防基孔肯雅热的疫苗在本港获注册。治疗方法主要是紓缓症状,包括使用退烧药、止痛药和补充体液,以协助患者康復。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已设立基孔肯雅热专题网页,定期更新本地和邻近及海外国家及地区的基孔肯雅热最新情况及健康资讯。不论在本地或外游,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被蚊子叮咬,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蚊子繁殖。

​​​​​​​物管公司防控蚊患的责任

根据《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第132章)第27条规定,物管公司作为物业处所的负责人,有责任采取有效的防蚊及控蚊措施,并确保物业的公用地方保持清洁,避免积水。

若物业的公用地方有潜在蚊子滋生地,食环署可向有关物管公司发出通知,规定其于指明时间前采取步骤以防止蚊子滋生。如物管公司不遵从相关通知,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25,000元,另加每日罚款450元。

食环署建议物管公司采取以下措施防止蚊子滋生:

preview image

 
「基孔肯雅热」海报
(由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製作)
 

  1. 委派员工统筹防治蚊患工作,每星期至少巡视物业的公共地方一次,并填写灭蚊週记确保妥善完成各项灭蚊工作;
  2. 加强防控蚊患的宣传工作,在屋苑/大厦大堂及当眼处张贴相关海报及通告,提高业户的防蚊意识;
  3. 时刻保持环境卫生,将可储水的垃圾妥善弃置在有盖的垃圾桶内;
  4. 把所有贮水容器、贮水箱及水井盖密;
  5. 花瓶和水养植物应每星期至少换水一次,并清除花盆底碟积水;
  6. 保持沟渠畅通,避免淤塞,并每星期至少以硷性洗洁剂洗沟渠和排水明渠一次;
  7. 停车场内的防撞轮胎须钻上大孔及用沙或泥妥当地把竹枝残干填平,以防积水;
  8. 填平凹陷的地面,沙井盖的匙孔须以沙填补妥当,或以胶匙孔盖或胶纸覆盖好;及
  9. 检查雨伞架、雨伞筒和冷气机托盘,避免出现积水。
preview image

 
「清除积水 杜绝蚊患」海报
(由食环署製作)
 


preview image


「灭蚊週记」
(由食环署製作)


食环署亦已设立基孔肯雅热专题网页,提供有关基孔肯雅热的资讯以及蚊子的防控措施。

「防范基孔肯雅热」持续专业发展讲座短片回顾

物业管理业监管局主席黄江天博士致欢迎辞

环境及生态局常任秘书长(食物)杨碧筠女士致辞

基孔肯雅热的最新情况

蚊虫生物学特征及相关防治措施

答问环节

物管人牌照持有人收看上述短片在监管局持续专业发展计划下属「核心」内容范畴的「非正式」活动,可获取最多2小时的持续进修认可参与时数。

监管局热切呼吁所有持牌物管公司及持牌物管人于管辖的物业处所全力落实上述措施,防治蚊患,防控基孔肯雅热,守护社区健康。

物业管理业监管局
(只有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