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處所的鼠患管理策略
老鼠不但可傳播疾病,危害人類健康,更會造成環境滋擾。物業管理(物管)業界應積極採取有效的防治鼠患措施,以保障業戶環境安全健康。
有見及此,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持續專業發展網上講座早前邀請了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代表與業界分享物業處所的防治鼠患方法。
食物環境衞生署防治蟲鼠主任葉維翰先生(右)及高級衞生督察(潔淨及防治蟲鼠)總部葉碧霞女士(左),在監管局持續專業發展網上講座作出講解。
防治鼠患措施
老鼠的繁殖速度快,如沒有及早採取合適的防治措施,老鼠數目可於短時間內激增。要達至可持續的防鼠效果,必須採取以下措施以消除老鼠在「食」、「住」、「行」三方面的基本生存條件。
1. 「食」(斷絕老鼠的食物來源)
-
把食物殘渣和垃圾妥善棄置在有蓋的垃圾桶內,將垃圾袋綁好,每日最少清倒垃圾一次。
-
定期清理或沖洗排水渠、排水溝、污水渠及化糞池。
-
不要餵飼野生/流浪動物。

切勿隨意棄置食物殘渣和垃圾。
2. 「住」(清除老鼠的藏匿點)
-
立即清理在公用地方的垃圾和雜物,以防止老鼠滋生。
-
經常巡查垃圾房、花槽、護土牆及路面等公用地方,視察有否出現鼠患。
-
花槽宜種植高身植物,並定期作出修剪讓土壤表面外露,以便及早發現鼠患。

種植高身植物讓土壤表面外露,以便及早發現鼠患問題。
3. 「行」(堵塞老鼠的通道)
-
由於老鼠能穿過大於6毫米的間隙,建議在門外面裝設20號鍍鋅金屬踢板,高度至少為300 毫米,門檻間隙少於6毫米。
-
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以合適的防鼠物料(如:細骨混凝土、水泥砂漿、24 號鋼網或22 號標準線規的鍍鋅鋼絲網)填封或覆蓋鼠洞/下列大於6毫米的小通口:
任何樓宇構件的洞孔、通口及縫隙
-
地下管槽 /喉管
-
排水管口/格柵
-
鼠擋與喉管之間的空隙
-
通風百葉
-
-
於窗戶安裝防鼠金屬網
-
於外牆的喉管安裝防鼠擋
除了保持環境衞生清潔及採取上述各種防鼠措施外,物管公司亦可按實際情況主動出擊,使用以下的直接滅鼠方法。
- 殺鼠劑
- 鼠籠
- 鼠夾

使用合適的鍍鋅金屬網堵塞老鼠進入
建築物的通道。

如何處理鼠隻屍體?
老鼠及其排泄物會帶有大量不同的病毒及寄生蟲,能傳播多種疾病。若物管從業員於工作處所發現鼠隻屍體,應參考以下程序妥善作出跟進處理︰
- 戴上膠手套及口罩;
- 使用鉗子將鼠隻屍體放進膠袋,再用家居消毒劑或用1:9漂白水噴濕屍體然後密封膠袋;
- 把載有鼠屍的膠袋放置於有蓋的垃圾桶/附近的垃圾站;
- 接觸過鼠屍的地方及用具(地面、鼠籠、鉗子、手套),均須用消毒劑或稀釋漂白水清潔;及
- 脫下手套前要為手套消毒,脫下手套後再用肥皂及清水洗手,以完成整個程序。

食環署小冊子
《如何處理捕獲的活鼠/鼠隻屍體》
防治蟲鼠相關法例更新
隨着《2025年公眾衞生及市政(修訂)條例》於今年5月16日刊登憲報,並已於8月17日生效,公共衞生妨擾問題可得以加快處理。條例中針對防治蟲鼠的修訂包括:
-
授權食環署可就大廈公用部份的蟲鼠滋生問題,向大廈管理負責人(例如物業管理公司)送達「消除蟲鼠通知」。
-
提高不遵從「消除蟲鼠通知」的最高罰則,由第2級($5,000)及每日$100(如持續違反通知)增加至第4級罰款($25,000)及每日$450。
-
如食環署未有發出「消除蟲鼠通知」但需要為處所進行消除蟲鼠工作,授權署方可向涉事處所的負責人追討有關開支。
-
提高現時干擾用作消滅和除去蟲鼠器材的最高罰則,由第1級罰款($2,000)提高至第2級罰款($5,000)。
-
訂明食環署可於受蟲鼠滋擾的處所設置器材或儀器,以測試或評估蟲鼠滋生情況;而干擾有關器材或儀器屬違法行為,最高可被處以第2級罰款($5,000)。
食環署《滅鼠約章》加強防治鼠患工作
要成功防治鼠患,需要社會各界以及市民大眾的積極參與。物業管理公司在維持環境整潔、落實防鼠措施方面擔當重要角色,對提升整體公共衞生至關重要。食環署推出《滅鼠約章》【https://www.fehd.gov.hk/tc_chi/pestcontrol/anti_rodent_charter.html】,誠邀各私人住宅的物業管理公司簽署《約章》,成為滅鼠伙伴。透過約章,物管公司可展示其對環境衞生的承擔,並與政府攜手建立更安全、潔淨的居住環境。

有關「物業處所的鼠患管理策略」持續專業發展網上講座的足本內容已製作成短片並上載至監管局網站,物管人牌照持有人收看短片在監管局持續專業發展計劃下屬「核心」內容範疇的「非正式」活動,可獲取1小時認可參與時數。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
(只有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