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識新科技系列:智慧電動車充電
隨著政府積極推動電動車普及化,市民對充電設施的需求不斷增加。然而,香港寸金尺土,充電位供應不足成為極待處理的問題。物業管理(物管)公司可如何善用創新科技以提升電動車的充電效率和用戶充電體驗?
智慧電動車充電平台
智能電動車充電平台利用物聯網技術,讓物管公司能夠實時監控轄下不同充電站的使用情況。此外,其設置的動態收費系統能根據充電位的需求自動調整充電價格,以鼓勵車主在非高峰時段充電,提升充電站的整體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車主則可透過平台即時查看空置的充電站、位置及充電價格,從而有效計劃充電安排,減低輪候時間。

移動式電車快充裝置
在已建屋苑安裝固定電動車充電樁,涉及電路改造和高額工程費等事項,工程亦需時。相反,移動式電車快充裝置採用「免基建」模式,即無需建設大規模基礎設施。車主只需掃描指定的二維碼,然後連接移動式充電裝置,並根據所需的充電時長付費,即可為電動車充電。相比傳統充電樁,流動充電機佔用的空間較小,並且較靈活便捷,能夠降低業主的初期投入成本,加速充電服務的普及,特別適合因環境限制或業權分散而難以安裝固定充電樁的物業。

仲量聯行於今年1月實驗引進
移動式電車快充裝置
業戶共享充電設施
物業業主若不是電動車車主,未必願意支付額外費用在屋苑停車場加裝電動車充電位。有見及此,市場上有科技公司為有意建立共享充電站或商業充電站的車位業主安裝充電位,讓其可透過應用程式設置收費及開放其充電車位的使用權限。其他車主只需掃描充電樁上的二維碼,即可進入平台按時間或電量付費,並使用車位充電,促進社區資源共享。故此,智慧充電已不止面向屋苑、商場和商業樓宇,亦向未安裝充電樁的個人電動車車主提供智慧充電網路搭建服務。

運輸的碳排放佔了香港碳排放總量差不多兩成,為了邁向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政府致力推廣車輛電動化,並於2021年公布了《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和《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截至2024年10月,香港電動私家車佔整體私家車總數超過16%。目前香港的電動車數量超過10萬輛,大幅增至五年前的七倍。物業管理業監管局鼓勵物管業界持續創新,透過不斷探索及應用先進科技,參與建設公共充電設施及完善充電配套,使電動車的充電服務變得隨處可及、更便捷和價錢更相宜,積極配合車輛綠色轉型,共同向2050年前達至零排放的目標進發。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
(只限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