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识新科技系列:智慧电动车充电
随着政府积极推动电动车普及化,市民对充电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香港寸金尺土,充电位供应不足成为极待处理的问题。物业管理(物管)公司可如何善用创新科技以提升电动车的充电效率和用户充电体验?
智慧电动车充电平台
智能电动车充电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让物管公司能够实时监控辖下不同充电站的使用情况。此外,其设置的动态收费系统能根据充电位的需求自动调整充电价格,以鼓励车主在非高峰时段充电,提升充电站的整体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车主则可透过平台即时查看空置的充电站、位置及充电价格,从而有效计划充电安排,减低轮候时间。

移动式电车快充装置
在已建屋苑安装固定电动车充电桩,涉及电路改造和高额工程费等事项,工程亦需时。相反,移动式电车快充装置采用「免基建」模式,即无需建设大规模基础设施。车主只需扫描指定的二维码,然后连接移动式充电装置,并根据所需的充电时长付费,即可为电动车充电。相比传统充电桩,流动充电机佔用的空间较小,并且较灵活便捷,能够降低业主的初期投入成本,加速充电服务的普及,特别适合因环境限制或业权分散而难以安装固定充电桩的物业。

仲量联行于今年1月实验引进
移动式电车快充装置
业户共享充电设施
物业业主若不是电动车车主,未必愿意支付额外费用在屋苑停车场加装电动车充电位。有见及此,市场上有科技公司为有意建立共享充电站或商业充电站的车位业主安装充电位,让其可透过应用程式设置收费及开放其充电车位的使用权限。其他车主只需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即可进入平台按时间或电量付费,并使用车位充电,促进社区资源共享。故此,智慧充电已不止面向屋苑、商场和商业楼宇,亦向未安装充电桩的个人电动车车主提供智慧充电网路搭建服务。

运输的碳排放佔了香港碳排放总量差不多两成,为了迈向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政府致力推广车辆电动化,并于2021年公布了《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香港清新空气蓝图2035》和《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截至2024年10月,香港电动私家车佔整体私家车总数超过16%。目前香港的电动车数量超过10万辆,大幅增至五年前的七倍。物业管理业监管局鼓励物管业界持续创新,透过不断探索及应用先进科技,参与建设公共充电设施及完善充电配套,使电动车的充电服务变得随处可及、更便捷和价钱更相宜,积极配合车辆绿色转型,共同向2050年前达至零排放的目标进发。
物业管理业监管局
(只限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