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应对极端天气能力 保障业户与公众安全
近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现象日趋频繁。物业管理(物管)业作为「物业守护者」,肩负重任,必须加强准备,完善应变部署,方能在风雨季节来临时,保障业户公众安全,减低财产损失风险。
物业管理业监管局(监管局)早前以「加强应对极端天气能力」为主题,举办持续专业发展讲座,邀请四位政府部门专家担任讲者,包括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长郑元中先生、土木工程拓展署总土力工程师王俊暉先生、渠务署总工程师袁嘉慧女士,以及发展局树木管理办事处总监欧阳倩雯女士。四位专家分别从全年天气预测分析、极端天气可能引发的山泥倾泻、树木倒塌及水浸风险等不同层面,向逾2,800名现场及网上参与的物管业界人士深入剖析物管业界应对极端天气情况需重点关注的事宜。

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长郑元中先生(右二)、土木工程拓展署总土力工程师王俊暉先生(左二)、渠务署总工程师袁嘉慧女士(右三)及发展局树木管理办事处总监欧阳倩雯女士(左三)为监管局「加强应对极端天气能力」持续专业发展讲座担任讲者。
妥善维修斜坡及挡土墙 管理山泥倾泻风险
香港山多平地少,大部分城市发展依山而建。受到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本港夏天潮湿多雨。降雨令地下水位上升,影响山坡的稳定性,尤其在暴雨期间,持续降雨会进一步削弱山坡,特别是人造斜坡及挡土墙(简称「斜坡」)的稳定性。若果斜坡缺乏妥善维修保养,其状况会随着时间恶化,面对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加上气侯变化引发更频密的极端降雨,山泥倾泻风险你我不容忽视。
政府会继续按风险排序处理不合标准政府斜坡和有潜在危险的天然山坡,并根据《岩土指南第五册 - 斜坡维修指南》维修属政府斜坡。
除此之外,政府也有按风险排序选取私人斜坡进行安全筛选研究。当有足够表面证据显示某私人斜坡有危险或可能变得危险时,便会向有关业主发出危险斜坡修葺令,着令勘察该斜坡及按需要进行修葺。土木工程拓展署建议物管业界居安思危,积极协助业主按《岩土指南第五册 - 斜坡维修指南》指示,为其所拥有或须负责维修的斜坡及山泥倾泻风险缓减设施定期安排检查及维修,并在雨季前完成相关工程,以确保斜坡状况良好并且安全。因应斜坡的种类和状况,维修工程基本包括清理积存在排水渠内的杂物、清理淤塞的疏水孔及排水管,以及修补破裂或损毁的斜坡护面等。

土木工程拓展署总土力工程师王俊暉先生向物管业界解释山泥倾泻的主要成因。
超前准备部署 减低水浸风险
极端天气可能引致极端降雨或风暴潮和巨浪,增加低洼或沿岸地区的水浸风险。渠务署建议物管公司留意所管理物业是否设有地库、地牢,或位处低洼、沿岸、斜坡下方或天然水道旁,并在雨季前做好以下准备部署:
-
确保物管及维修人员熟悉排水系统,并检查渠道畅通及运作正常;
-
安装挡水设施和抽水设备,定期测试确保设施有效运作;
-
制定紧急应变计划以应对暴雨或风暴潮,预防重要设施受水浸影响;
-
举办防洪演练,确保物管及维修人员熟悉所制定的紧急应变计划。
详情可参考《渠务署实务备考第 2/ 2023 号》各项指引。

渠务署总工程师袁嘉慧女士向物管业界分享如何减低水浸风险。
风季前评估树木风险 防范倒塌事故
极端天气下,健康欠佳或结构不稳的树木会较易受损倒塌。发展局树木管理办事处呼吁物管公司协助业主妥善进行树木风险评估和采取缓解措施,提升抵抗恶劣天气的能力,具体步骤包括:
-
核实在管辖范围内的树木;
-
聘请专业树艺顾问进行树木风险评估;及
-
委托合资格和信誉良好的承办商执行缓解措施和树木护养工作。
发展局辖下的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已制订《树木管理手册》,为物管公司协助物业业主管理树木提供实务指引及良好作业备考。

发展局树木管理办事处总监欧阳倩雯女士向物管业界分享如何减低塌树风险。
「加强应对极端天气能力」持续专业发展讲座短片回顾
gu8dyG1bq1J8
2025年全年天气展望
山泥倾泻风险管理
水浸风险管理
树木安全管理
MQpt3cf3ST2G
答问环节
物管人牌照持有人收看上述短片在监管局持续专业发展计划下属「核心」内容范畴的「非正式」活动,可获取最多2小时的持续进修认可参与时数。
物业管理业监管局
(只有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