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业界调解楼宇纷争 — 「调解三心」
香港居住环境密集,邻里互动频繁,物业管理(物管)行业每天面对住户的各种投诉与争议,有责任以专业和用心的方式处理纠纷,打造和谐的社区环境。物业管理业监管局(监管局)主席黄江天博士早前参与拍摄影片,并以三个真实案例访问,向物管业界介绍「调解三心」的调解服务宗旨,推广业界以调解解决纷争。

「调解三心」第一心 — 同理心
物管从业员是邻里间出现冲突时的第一线接触者,要解决纠纷,物管人员需要用心倾听和理解住户需求,展现同理心。物管人牌照(第1级)持有人邓信贤曾在管理住宅物业期间,接获住户反映邻居饲养的狗隻经常夜间吠叫,严重影响大家休息。投诉人表示已多次向狗主反映,但情况未见改善。邓先生知悉情况后,分别与投诉人和狗主深入沟通,并实地观察狗隻情况,终于从狗主口中得知狗隻原来患有长期病患,吠叫只因身体不适,而狗主其实已尽力照顾。邓先生将情况如实告知投诉人,希望获得对方谅解,没料投诉人居然也是爱狗人士,在其得知真相后,不单主动体谅狗主的难处,更向其他住户解释,呼吁大家理解。同一时间,狗主也调整照顾方式,减少骚扰其他住户,最终成功解决争议,说明当物管业界愿意以同理心深入瞭解问题,往往就能找到化解争议的契机。

物管人牌照(第1级)持有人邓信贤
「调解三心」第二心 — 齐心
物管业调解涉及与多方的沟通,不同立场或会引致沟通上的误会和阻碍,只有通过真诚透明的沟通凝聚互信,才可使住户觉得大家是「同坐一条船」,齐心协力解决问题。物管人牌照(第2级)持有人余明灝在管理一幢拥有1,300户的大型住宅时,曾面对外墙因咸水腐蚀破损引发的大量投诉,不少住户质疑管理处未能体会其困境,没有尽力解决问题。余先生深知只有提升资讯的透明度,才可减少住户的不安,于是经常详细向住户解释维修顾问公司及承办商的遴选过程,又定期张贴公告通报进度,耐心回应住户疑问,让居民得知物管公司的最新情况,成功令住户感受到管理处的诚意,原本的不满逐渐转为支持,证明物管人如将「你们的问题」转化为「大家一同面对的问题」,就能凝聚互信,化解纠纷争议。

物管人牌照(第2级)持有人余明灝
「调解三心」第三心 — 耐心
物管调解过程往往非一蹴而就,双方当事人或会因长期累积的不满或误解,在协商过程中反覆争论,甚至引致情绪激动。在这种情况下,耐心尤其重要。物管人牌照(第2级)持有人黄庆梅曾处理过一宗住客投诉个案,同层住户反映走廊长期瀰漫浓烈烧香气味,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她与同事深入调查后发现,气味源自一对年长夫妇每日在住宅内近大门位置烧香拜祭。当时她建议长者调整烧香位置及频率,并引入空气监测设备,安排保安于烧香时段巡查;虽然已确认气味浓度未超标,但她考虑到投诉住户有鼻敏感,于是耐心向长者解释情况,最终长者体谅邻居感受,改用电子香拜祭,成功化解争议。这种耐心结合专业与人性化沟通的做法,成功将对立转为互相谅解,展现了调解的持久成效。
调解作为灵活、有建设性并可节省时间和成本的争议解决方式,可有效帮助邻里之间化解矛盾,修復关系,预防冲突升级。监管局积极鼓励业界运用「调解三心」—同理心、齐心、耐心,辅以「两意」—诚意与创意,将矛盾化成共识,促进社区和谐。

物管人牌照(第2级)持有人黄庆梅
物业管理业监管局
(只有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