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环署多管齐下 加强规管私人泳池救生员

夏季将至,天气渐趋炎热,不少物业的泳池设施已陆续开放供业户消暑耍乐。为提升私人游泳池安全水平,并针对早前发现有物业泳池涉嫌聘用不合资格救生员当值的个案,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会由2025年5月19日起实施一系列加强措施,进一步防范私人泳池聘用不合资格救生员。食环署已向全港私人泳池持牌人发函,敦促其配合和遵守相关新措施,以保障泳池使用者安全。

屡次违规或遭「钉牌」

不少私人住宅泳池牌照由物业管理(物管)公司或业主立案法团持有。泳池作为物业的公用设施,业主须依公契负责管理维修,而受委托提供物管服务的持牌物管公司无论直接聘用或透过泳池营运商聘用救生员,均须严格核实其救生资格。

根据食环署新措施的惩处机制,若泳池持牌人于一年内两次被发现在泳池开放期间未有足够合资格救生员当值,食环署会考虑暂时吊销其牌照六个月,并要求持牌人向相关人士(如业主立案法团)通报情况。泳池持牌人若于一年内违规达三次,其牌照可能会被取消,而该持牌人或其相关人士在十二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地点重新申领泳池牌照。食环署执行新措施时会全盘考虑每宗个案,包括持牌人有否尽职执行相关持牌条件,并会按机制容许持牌人作出申述。

preview image

泳池持牌人须主动核实救生员资格

为确保泳池持牌人妥善履行责任,食环署会透过牌照条件,明确规定持牌人在聘用救生员前须核对其身分证明文件,并将其救生章和救生手册的副本存档。食环署已制定救生员当值纪录标准格式,要求持牌人按格式清楚记录当值救生员的相关资料,并由持牌人委派的检查人员及救生员签名作实。食环署人员在巡查或跟进投诉时会按需要查阅有关纪录,并跟进违规情况。另外,食环署会对私人泳池加强突击巡查,除了每月检查和核实当值救生员资格外,亦会在7、8月泳季高峰期间增加抽查频次。如发现泳池没有足够合资格救生员当值,会即时采取跟进行动,包括要求持牌人立即关闭泳池,直至有足够合资格救生员当值方可重开,以及向持牌人发出警告或提出检控。

preview image
监管局联手把关 强化业界责任

物业管理业监管局(监管局)自去年12月起开始对拥有私人泳池的物业进行物管业发牌制度的巡查时,会关注管理泳池的持牌物管公司有否按既定程序核实当值救生员的身份资格,以及聘用足够合资格救生员在泳池当值并符合各项规定。截至今年5月初,监管局已巡查90多个有泳池设施的物业,并确认有关物管公司已按相关法规行事。监管局期望物管业界继续积极履行「物业守护者」的职责,确保物业泳池符合安全标准,让业户使用泳池设施时能更安心。

监管局会继续配合食环署的工作,要求物管公司就救生员聘用程序严格把关。并会就违规个案与食环署建立沟通机制,让双方各按权责对泳池持牌人及物管公司作出跟进,以保障泳池使用人士安全。另外,中国香港拯溺总会正为公开合资格救生员名册作准备部署工作,相信该措施执行后能更有效协助泳池持牌人核实救生员资格。

监管局早前曾与中国香港拯溺总会及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合办持续专业发展讲座,向逾2千名物管业界人士讲解如何提升物业泳池设施安全。物管业界可透过此网志连结重温上述讲座,了解如何查核救生员所持有的救生资格是否有效、聘用泳池承办商或救生员时须注意事项以及物管业界保障泳池泳客安全的责任。

黄江天博士
物业管理业监管局主席

(只有中文版本)